互联网发展的今天,搜索营销成为了主场,SEM、信息流、网盟等网络广告的花样层出不穷,各大搜索引擎和主流门户平台,都有相应的产品做付费推广,而针对不同的网络广告投放,计费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与传统广告相比,网络广告的计费方式更为灵活多变,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与目的制定不同的付费方式。
1、包月
这是最传统的广告付费方式,在固定的广告位投放广告,按月计费(也有按周或按天的)。包月广告的费用固定,便于控制预算,但是效果却难有保证。
2、CPM
CPM(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Cost Per Impressions),意思是每千人成本,即指广告显示1000次所应付的费用。
它所反映的定价原则是:an显示次数非广告定价,每种定价思路与传统广告的定价思路源出一脉,传统媒介多采用这种计价方式。
比如一个广告横幅的单价是1元/CPM的话,则意味着没1000人次看到这个广告就收费1元,以此类推,10000人次观看就收10元。
3、CPC
CPC是“Cost Per Click”的英文缩写,中文意思为每次单击付费,即按照广告的单击次数计费,如果没有人单击广告,那么不需要付费。
在这种模式下,广告主仅为用户单击广告的行为付费,而不再为网络广告的显示次数付费。
CPC广告对于广告主非常有利,但是不少网站主却觉得不公平。他们认为,虽然浏览者没有单击,但是他已经看到了广告,对于这些看到广告却没有点击的流量来说,网站成了白忙活。所以很多网站不愿意做这样的广告。
4、CPA
CPA是“Cost Per Ac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每行动成本,即根据每个访问者对网络广告所采取的行动收费的定价模式。
通常用来推广注册类的产品,比如网络游戏、交友网站等,当有用户通过单击广告成功注册后,广告主才支付费用。
CPA模式,在充分考虑广告主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网站主的利益,遭到了越来越多的网站主的抵制。
站长普遍不愿意拿优质广告位头冷门产品的CPA广告,因为广告被单击后是否触发网友的消费行为或者其他后续行为(如注册账号)。
最大的决定因素不在于网站媒体,而在于该产品本身的众多因素(如受关注程度和性价比优势、企业信誉等),以及现今网友对网上消费的接受状况等因素。
所以越来越多的网站媒体在经过实践后拒绝CPA模式,CPA收费广告很难找到合适的媒体。
5、CPS
CPS是“Cost Per Sales”的缩写,指的是按照广告单击之后产生的实际销售笔数付给广告站点销售提成费用。
由于这种方式能够最大化地规避风险,提升效果,所以受到了广告主的热捧。这种模式尤其适合于产品销售。
除了以上5种常见的网络广告计费方式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计费方式,比如CPL、PPL等,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